秦始皇为何忌惮李牧曾一战斩首秦军10万_灵异网

秦始皇为何忌惮李牧曾一战斩首秦军10万

灵异事件 2025-05-09 14:58www.bnfh.cn灵异事件

谈到武安君这一封号,人们往往会首先想到白起。历史上获此殊荣的共有四位,其中一位便是我们今天要讲述的主角——李牧。

武安君的封号,蕴含着以武功治世、以威信安邦的深意。在这四个名字中,真正能够担当得起这一封号的,非白起和李牧莫属。

李牧,出生在战国末期的柏仁城,现今的河北省邢台市,家中贵胄世家。他的名字首次出现在史书中时,已成为赵国北方抵御匈奴的主将。

在秦王赵政十四年(前233年),赵政命令大将桓齮率领十万以上的秦军,穿越太行山进入赵国后方,直逼赵国都城邯郸。面对来势汹汹的秦军,赵王迁调派大将扈辄迎战。扈辄接连失利,秦军势如破竹,接连攻克赤丽、宜安等地,斩首赵军十万,扈辄亦战死沙场。

赵王迁见都城危在旦夕,手中又无合适将领,只好召回正在北方守卫边疆、抵御匈奴的李牧。任命他为大将军,几乎交付了赵国的全部兵马,命其抵御秦军。

李牧将军队从北方带回的戍边部队与邯郸派出的赵军汇合后,在宜阳与秦军形成对峙。面对气势如虹的秦军,李牧采取深沟高垒的防御策略,认为只有等待秦军锐气丧失、兵马疲惫之时,才是赵军取胜的时机。

秦军主将桓齮决定攻打肥下,企图吸引宜阳的赵军前来救援,从而在运动中将赵军歼灭。李牧并未中计,他洞悉敌我形势,决定实施围魏救赵之计。当桓齮率领秦军主力攻打肥下时,李牧果断选择攻打秦军大营。这一举动迫使桓齮不得不放弃攻打肥下而回救大营。最终,李牧成功击败桓齮,斩杀秦军主力十万。桓齮兵败后逃往燕国。这一战便是历史上有名的肥之战。

战后,李牧因功被赵王迁赐封为武安君,与白起并列战国四大名将之列。他的智勇之举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这位武安君不仅以卓越的军事才能赢得了人们的赞誉,更以其深谋远虑、出奇制胜的战术赢得了历史的尊重。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