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仅八岁且并不受宠的玄烨为何被确立为皇位继
在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二,一场严重的疾病突袭了顺治帝,他身患痘疾,病势凶险。那时,他紧急召见了原任大学士麻勒吉和学士王熙,命他们起草遗诏。养心殿的氛围沉重,初七日,一代帝业就此落幕。在最后的遗诏中,他对十八年的朝政进行了深刻的检讨,自责十四项罪责。然后,他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立第三子玄烨为太子,并指定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辅佐年仅八岁的幼帝。
一张稚气的脸庞,配上命运的沉重。玄烨,这位被确立为大清王朝新一代的皇帝,虽身处逆境,但或许可以说是天命所归。他的经历如同坎坷的旅程,虽然起初并不受父皇的宠爱,但他坚韧地走过来了。
玄烨的生母是庶妃佟氏,他并非长子,因此并未受到父皇过多的关注。在皇宫中,他像是一个被遗忘的孩子。命运却在不经意间向他敞开了一扇门。他的父皇最宠爱的是董鄂妃,然而皇四子的降生虽带有圣宠,却福薄命短,短短数月便夭折。而玄烨虽不受父皇重视,却在不经意间成为了大清未来的希望。
按照清朝的祖例,皇子生母是没有资格抚养自己的孩子的。因此玄烨自出生起便是由太监宫女照料。他年纪小,自然无法展现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又不受父皇关注,连在父亲面前露面的机会都寥寥无几。然而命运的转折总是来得那么突然。最初顺治皇帝曾想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堂兄安亲王岳乐,但在孝庄的坚持以及西洋传教士汤若望的建议下开始考虑自己的儿子。汤若望给出的理由是玄烨曾患过天花并成功康复,拥有了终身免疫力。这一理由让饱受天花折磨的顺治皇帝信服并决定立年仅八岁的玄烨为储君。
玄烨的成才之路充满艰辛和挑战。然而他励精图治、勤奋好学最终成为了一代英明帝王。这个故事不仅是关于权力交接的故事更是关于命运、勇气和坚持的故事。一个曾被遗忘的孩子最终成为了一个伟大帝王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