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和黄忠:刘备招纳贤士的广告牌!
导读:马超与黄忠,两位将领,一位西凉英勇,一位荆州老练,都曾归附于刘备旗下。尽管他们位列五虎将之列,却仿佛只成为了刘备政治宣传的符号,而未能充分发挥其真正的潜力。
网络配图映衬下的历史篇章
马超,曾在曹操的征伐中败下阵来,后投靠汉中张鲁。当张鲁有意归降曹操时,马超明白自己在曹操阵营永无立足之地,加之背负着杀父之仇,他毅然投向了正在四川扩张地盘的刘备。刘备接纳马超后,成都的刘璋随即投降,马超的威名功不可没。刘备给予他高官厚禄之后,却将他置于边陲,未曾让他参与重大的军事行动。这位西凉名将,壮志未酬,最终在壮年时期抱憾离世。
黄忠的情况稍好一些。他投靠刘备后,参与了夺取益州和攻打汉中的战斗,并且在汉中战役中阵毙夏侯渊,功勋卓著。即便有这样耀眼的表现,他在之后的战场上却销声匿迹。关于他后来为何被雪藏,有人猜测或许与关羽有关。关羽一直对黄忠持轻视态度,当两人并列时,关羽心生不满。而刘备和诸葛亮对关羽的骄傲自满采取了纵容的态度,这可能导致了黄忠的被冷藏。但这些都只是推测。
无论是马超还是黄忠,他们更像是刘备向益州人展示自己仁厚的政治宣传品,而非真正在高位上发挥作用的将领。甚至一些文官,如法正,从刘璋手下转投刘备后,虽然名义上获得了高位,但实际上却被晾在一边。这样看来,刘备对马超、黄忠的“礼遇”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释。
我们常称赞刘备仁义无双、求才若渴,他却在拥有贤才的同时未能充分发挥其才能。最终,蜀汉面临人才流失的困境,甚至到了“蜀中无大将”的悲凉境地。这不禁让人感叹,刘备在招贤纳士的是否也应在用人之道上更为精进呢?历史的长河中,这两位将领的遭遇,无疑是蜀汉的一大遗憾,也是后人深思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