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李密的瓦岗军实力强劲我,为什么最后是李
隋炀帝三度征伐高句丽,加剧了阶级矛盾,导致了农民起义的爆发。名门之后杨玄感在黎阳监管军需运输时,趁帝出征之际,密谋反叛。作为司徒杨素的儿子,他接到了长安传来的消息,贵族子弟李密,祖上是西魏八柱国之一,将为他的起义出谋划策。
李密提出了上中下三策,然而杨玄感却选择了下策——攻打洛阳。尽管他的军队在家乡洛阳周围取得了部分胜利,但在隋将宇文述、来护儿等人的增援下,最终战败被杀。李密投奔了瓦岗军,这是一支以韦城瓦岗寨为大本营的农民起义军。在李密的谋划下,瓦岗军成为隋末实力最强的一支队伍。
瓦岗军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李密建议攻打荥阳,占领兴洛仓,并用计消灭了令起义军闻风丧胆的隋将张须陀。攻占兴洛仓后,瓦岗军开仓赈济百姓,前来取粮的百姓络绎不绝,达到几十万之众,瓦岗军的实力大增。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瓦岗军最有能力统一天下,翟让推举李密为瓦岗军首领。
坐上首领位置的李密,面临着新的抉择。巩县长史柴孝和建议进军关中,认为关中进可攻、退可守。李密却认为他的军队大部分是山东人,对进军关中的热情不高。再加上李密在胜利后的骄傲自满,不再体恤将士,导致瓦岗军离心离德。
王世充趁此机会摆平了洛阳,与李密交战。最终,王世充大破瓦岗军,单雄信等人投降了王世充,裴仁基、祖君彦、程咬金等被王世充所擒。李密投降唐朝后,尽管仍有名将如秦叔宝、徐世绩等降唐,但李密不甘居于人下,最终反叛唐朝被杀。
李密是隋朝末年最顶尖的谋士之一。他为杨玄感出的计策虽然最终被李渊实践成功建立大唐基业,但当自己成为领袖时却因决策失误导致大好局势丧失。他在金墉城裹足不前、腹背受敌,错失了袭取关中的最佳时机。一副好牌就这么被打乱,让人扼腕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