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一生靠行贿办事:用百万银子逼清帝下台
袁世凯的一生充满了复杂性和多面性。他并非纯粹的贪婪之徒,尽管他的某些行动,如通过行贿促使清帝退位,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在他的一生中,也展现出了许多值得称道的人格魅力。
作为一位大孝子,袁世凯对父母的孝敬是深沉而真挚的。无论是在军营中,还是在高位上,他都时刻牵挂着自己的亲人。他关心母亲的身体健康,定期写家信询问母亲的生活状况,并经常寄钱物回家。当他得知养母病重的消息时,立即赶回河南,全力寻找医生为养母治病。甚至在养母去世后,他的悲痛之情不亚于亲生儿子。
袁世凯也是一位知情重义的人物。当翁同稣因支持光绪帝变法而被慈禧太后放逐时,袁世凯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送给他一笔丰厚的银票,这让他备受感动。在袁世凯被撤职隐居的时期,他依然关心并不久前才结识的老师的家人,甚至为他们送去银两,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民国建立之初,袁世凯作为大总统,原本可以享受高薪待遇。他主动表示国家财政紧张,自愿减少收入,每月只拿8成薪水,公费和交际费也大大减少。这种自我节俭的精神,显示了他并非只顾自己利益的人。
袁世凯的生涯中也有许多污点。晚年他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条约,以及逆国内民心思共和的大势执意做皇帝的行为,都是无法让人接受的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肯定他身上的优点,更不能剥夺我们接近历史真相的权利。
人是一种复杂的存在,是神性与兽性的混合体。袁世凯身上并非只有“兽性”,而是存在着更为可贵的“神性”。我们不能因为他犯下的错误或罪行而完全否定他身上的正面特质。他的一生充满了起伏和变化,既有追求权力的野心和卖国行为,也有对家人的深情厚意和对他人的真诚帮助。这种复杂性和多面性,使得袁世凯的历史形象更加丰富多彩,也让我们对历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