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受腐刑背后原因:他触动了汉武帝逆鳞_灵异网

司马迁受腐刑背后原因:他触动了汉武帝逆鳞

灵异事件 2025-04-27 07:28www.bnfh.cn灵异事件

司马迁遭受腐刑的冤屈,源自他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

李陵的投降之路,其起始于武帝赋予的任务:为武帝宠妃李夫人的哥哥二师将军李广利运送粮草。李陵自认为他的士兵英勇无比,不愿仅仅负责后勤,便主动请缨,以五千士兵出击匈奴。经历一系列的战斗后,面对前有追兵后无援兵的绝境,李陵最终选择了投降。

当初,武帝误以为李陵已战死,得知其投降后愤怒不已。朝会上,群臣纷纷指责李陵的投降,说他给家族丢了脸。在这喧嚣的朝堂中,只有司马迁一人选择沉默。当武帝询问他的看法时,司马迁为李陵说了许多好话。

他认为,李陵是个有国士之风的人:他孝顺、诚信、爱国,常为国家奋不顾身。他带着五千人深入匈奴腹地,牵制了数万敌人,杀伤大量敌军,转战千里。即使箭尽刀缺,赤手空拳,他仍坚韧不拔。他的行为足以展现大汉的强悍,甚至古代的名将也不过如此。司马迁还猜测,李陵可能是假降,等待有一天报效大汉。

就是这些真心话,为司马迁招来了祸端。为何他的实话实说会让武帝和其他官员不悦呢?

司马迁没有摸清武帝的心思。武帝对李陵投降极为愤怒,而司马迁却为李陵说情,甚至将其投降与孝顺联系起来,这在武帝看来可能是故意转移话题。

司马迁的话可能让其他官员感到他是在批评他们不够朋友。在他们看来,司马迁是在为个人义气而战,而没有站在国家大义的立场上。

司马迁提到李陵只带五千人对抗敌人,这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是对李广利没有救援的暗示。这样的言论可能会被视为栽赃于武帝的亲戚。

司马迁说了真话、直话,但他没有顺应武帝和其他官员的意思,因此惹上了麻烦。尽管他的话语充满了对李陵的赞扬和对国家荣誉的追求,但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这样的直言反而为他带来了不幸。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