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的秀才14岁成为秀才活了109年
「台州之邑」仙居,乃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洞天福地之称。自东晋立县以来,仙居已有千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北宋真宗年间,此地因王温得道而得名,寓意神仙居住的圣地。传说中的括苍山麓,藏有括苍洞,成为道家第十洞天,诸多真人曾在此修炼成仙。
在这块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地上,诞生了一位传奇人物——张任天。原名张家福的他,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家学渊源深厚。父亲张培棣,不仅是一位开明人士,更是教育改革的先驱,曾创办安洲小学,为仙居培养无数英才。
张任天天赋异禀,年仅14岁便中秀才,身高虽仅1.45米左右,却拥有非凡胆识。他曾于台州府八仙岩上洞天攻读诗书,习武练剑,这段经历为他的一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之后,他赴杭州求是书院深造,东渡扶桑,进入早稻田大学攻读数学,后转入日本明治大学研究政治经济学。
归国后,张任天成为清代数学家,引入「非欧几何学」的思想,译著有《几何原理研究》等。他还自办数学专科学校,从事教育工作。张任天的数学成就,使他成为一代宗师,备受后人敬仰。
1929年至1936年,张任天受邀出任浙江省教育厅督学,后出任新登县县长。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与数学研究,为浙江乃至全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晚年的张任天寓居杭州,生活自由自在。他每天清晨起床写回忆录,其余时间则漫步在西湖周围的山林间。每年的清明、冬至,他都会沿着西湖一路凭吊过去的同志、老友的墓地。1995年,这位历经清末、民国、新中国的清末秀才张任天,走完了他109年的人生历程。他在柳絮飘飞的下午离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和感人至深的故事。
张任天的传奇人生与仙居这片神秘土地紧密相连。他的故事、他的成就,都成为仙居历史文化的璀璨瑰宝,永远闪耀着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