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名将姓氏很独特被冤杀后朱棣开心不已
蓝姓,在百家姓中的排名虽居第131位,但其历史地位却不可小觑。主要分布在两广地区的蓝姓人口,广西约有45万,广东约有23万。因简化字的影响,不少蓝姓在户籍登记中被误写为兰姓。在中国,姓蓝的人口虽仅百万,但其历史名人的影响力却十分深远。
对历史熟悉的朋友,特别是明代历史,一定能够猜出我今天要谈及的这位名将——蓝玉。《明史》对其评价甚高:“饶勇略,有大将才。”这一评价,蓝玉可谓名副其实。他的军事生涯始于其姐夫常遇春的麾下,凭借赫赫战功,逐步升迁。在姐夫的多次推荐下,他由管军镇抚一路升至千户、指挥使,最终成为大都督府佥事。大都督府佥事这一职位,在明代初年,是掌握全国军队的最高指挥机关,蓝玉可谓权倾朝野。
从洪武四年的四川征战开始,到洪武二十四年的月鲁帖木儿反叛的平定,蓝玉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历经二十载。在朱元璋晚年,其他老将相继被杀或失去战斗力时,蓝玉独领风骚,成为最闪耀的将星。他备受朱元璋的优待。蓝玉却因居功自傲、飞扬跋扈而逐渐失去朱元璋的宠信。他无视朝廷法度,军中军官的进退大权独揽,多次受到朱元璋的责备,导致朱元璋对其越来越不满。
最终,朱元璋对蓝玉下手了。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指挥蒋瓛在朱元璋的授意下,以谋反罪将蓝玉逮捕下狱。蓝玉被剥皮实草,三族被灭,牵连之广、株连人数之多令人震惊。这一案件导致大约一万五千名官员被杀,其中很多人与蓝玉并无直接关联。这一事件可能是朱棣最为高兴的一刻。
蓝玉的辉煌与悲剧,是一个令人深思的历史故事。他的生涯展现了将领的荣耀与危险,也揭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与无情。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在何种位置,都应保持谦逊与敬畏之心,遵守法度,尊重他人,否则,曾经的荣耀都会化为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