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同治三年,即公元1864年,这是一个充满变革和斗争的时代。曾国藩,这位杰出的战略家,在镇压太平天国、光复南京城的伟大战役中,展现了他的卓越才华。就在一位自称某部队校官的男子前来拜访他。
这位男子言辞犀利,充满了自信与热情。他的话语如同滔滔江水,高谈阔论中流露出不可一世的气概。尤其是当他谈论到用人必须杜绝欺骗的话题时,更是义正词严。他向曾国藩表示:“会被欺骗或不会被欺骗,完全看人而定。像您这样至诚与盛德的人,他人自然不忍心欺骗。”
曾国藩听后,心生欢喜,视他为上宾。这位男子在短暂的时间里被安排督造战船后,却盗领千金逃跑了。事情暴露后,部属向曾国藩请示如何处理。曾国藩在长时间的沉默后,淡淡地说:“算了,不要追了。”
部属退去后,曾国藩自嘲地笑道:“他人不忍心欺骗!他人不忍心欺骗!”在这个充满变数的世界里,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会上当受骗。曾国藩这样的智者竟然也会上当,这确实令人费解。
纵观封建官场,有两种人最受人欢迎:一种是抬轿子的,一种是的。曾国藩擅长使用抬轿子的人,如左宗棠、李鸿章等人。他对这些人才极力推荐,使他们得以重用。在光复南京后,他需要更多的的人,那些赞美他、为他鼓掌的人。当他听到有人称赞他“至诚与盛德”,如春风般的话语使他心生欢喜。
后来,曾国藩被封为太子太保、一等毅勇侯,无疑,这其中有的功劳。从这个角度看,他虽然被人忽悠了,但如果他没有私心,如果他能保持冷静,他又怎会轻易上当呢?正如一句俗语所说,“苍蝇不落无缝的蛋”。每个人都有弱点,而成功的人往往是因为能够正视并克服自己的弱点。曾国藩的故事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