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神童顺治6岁时登基的奇异表现
在清崇德八年八月廿六日,即公元1643年10月8日,皇太极的九皇子福临跨越永福宫的高门坎,神采奕奕地走出。他的面庞鲜红,眉清目秀,精神焕发。尽管沈阳的秋风已带有些许寒意,但他的侍卫安崇阿为他披上的貂裘被他轻轻脱下,他坚定地说:“你们不冷,我也不冷。”
福临乘坐的龙辇,宛如皇家之船,稳健而庄严。他的乳母瓜尔佳氏欲扶他上车,却被他婉拒,那辆龙辇,只有皇者方能落座。
从东掖门走出的是诸王、贝勒及文武群臣,多尔衮和济尔哈朗率领众人,跪迎福临进入笃恭殿。这笃恭殿,又被称为大政殿,是太祖努尔哈赤兴建的重要宫殿,神圣而庄严。宫殿的八角重檐攒尖式建筑,富丽堂皇,殿内的金龙盘柱和梵文天花,都透露出皇家的威严与庄重。
当福临坐在大殿的宝座上,迎着东方的朝阳,他成为了顺治皇帝。他低声询问身边的大臣:“各位伯父、叔叔、兄弟来朝贺时,我需要回礼赐坐吗?”大臣们回答:“不需要,皇上。”
济尔哈朗和多尔衮,领着内外诸王、贝勒及文武群臣,行着三跪九叩之大礼。礼成之后,顺治帝开始了他的登基诏书之旅。他的童音中透露出坚定与决心,讲述着祖先的功绩,以及他对未来的期许。
宣诏完毕,大殿内外的王、贝勒及文武百官再次行三跪九叩之礼。顺治帝待礼成后起身,让二伯父代善先行下殿,随后自己乘坐龙辇回宫。诸王、贝勒及文武各官长跪相送。
回到永福宫门前,顺治帝对侍卫安崇阿说:“刚才你给的貂裘里子是红色的,那并非我所欲。若是黄色,我或许就会穿上。黄色才是皇帝的颜色。”此言一出,关于王位之争的风波终于平息,大清朝踏上了新的征程。
仅仅十个月后,年仅七岁的顺治帝为这个新生的国家下达了另一道诏令——迁都!他的决定,为这个大清王朝揭开了新的篇章,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