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一生三种人不用,现在却正好相反_科学探索网

康熙一生三种人不用,现在却正好相反

科学探索 2025-04-27 10:59www.bnfh.cn科学探索

康熙皇帝,无疑是清朝众多皇帝中的传奇人物。他在八岁时就从父亲顺治手中接过了皇位,而后在十五岁那年便以智取胜,成功捉拿了权臣鳌拜,从此夺回大权。康熙皇帝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仅励精图治,开疆拓土,更以其卓越的用人智慧,统治大清长达六十余年,被一些学者尊称为“千古一帝”。

康熙的用人策略深不可测,他有三条独特的原则。傲气十足的人,他坚决不用。康熙经历过鳌拜的权势之争,深知傲气之人一旦掌权,难以控制。比如姚启圣,此人对拿下台湾有着巨大贡献,但也是个极有傲骨的人。康熙对他先是严加挫折,让其坐牢三个月,待其傲气消磨后再委以重任。

无用之人也是康熙所不取的。这里的“无用”是相对的,指的是那些已经完成任务、功成名就的人。康熙的做法看似无情,实则深谋远虑。如姚启圣虽为清朝立下汗马功劳,但在完成任务后却被康熙弃用,成为了一名下岗工人。再如帮助康熙平定三藩之乱的周培公,立下汗马功劳后却被发配边疆,若不是边疆有叛乱,他可能就此被遗忘在家。康熙的这种做法是为了避免功臣手握重兵,再次出现类似三藩之乱的事件。

康熙不会任用那些毫无错误的人。他用过的人中,许多都犯过大错。如纳兰明珠,他曾利用康熙的信任结党营私,甚至贪污,在朝中权势滔天。但康熙的用人之道恰恰就在于此,他宽容小错,却对大错如造反等无法容忍。

现今社会,许多单位在选人用人时往往首先看重学历,许多毫无工作经验、动手能力差、傲气未脱的大学生只要有一张优秀的简历就能轻松被录用。而那些有才能但犯过错误的人,如今往往难以找到翻身的机会。这一点与康熙的用人智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康熙的智慧在于,他能深刻洞察人性的复杂,因此在使用人才时能够超越表面的标签和错误,真正看到人才的本质和价值。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