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恪:治国和军事堪比诸葛亮再世
三国时期,诸葛家族涌现出两位才俊,世人皆知诸葛亮的智谋卓越,却鲜有人知诸葛瑾之子诸葛恪同样才情横溢。诸葛恪被誉为神童,其才智与诸葛亮相比亦毫不逊色。
据《三国志·诸葛恪传》记载,诸葛瑾因面貌长似驴,曾被孙权戏弄。一次,孙权在群臣大会上让人牵一头驴入场,并在驴脸上写上诸葛瑾的名字。年仅六岁的诸葛恪跪下说:“请求给我笔,让我加两个字。”孙权便赐给他笔。诸葛恪在驴字下添了“之驴”二字,使原本戏弄的场面变成了一场欢笑,孙权于是把驴赐给了他。
孙权曾问诸葛恪:“你的父亲和你的叔父谁更优秀?”诸葛恪回答说:“我父亲更优秀。”当孙权询问其原因时,他回答说:“因为我父亲知道服侍谁才是明智的,而我叔父却不清楚这一点,所以我父亲更优秀。”这不仅赞美了其父的英明决策,还巧妙地暗示了孙权是一位英明的君主。
诸葛恪在政治和军事方面都有显著的成就。尤其是孙权临终前,他受托辅佐少主,其地位之重要,与诸葛亮不相上下。他在内政方面推行德政,深受百姓欢迎。军事上,他不仅平定了山越,还击败了堂叔诸葛诞,声望如日中天。他的出巡受到百姓的热烈欢迎,宛如当代的明星。
尽管诸葛恪以诸葛亮为榜样,写下了东吴版的《出师表》,但他却未能像诸葛亮那样成功北伐。一次失败的北伐,使他遭到政敌的暗杀,家族被夷灭三族。
令人深思的是,为何诸葛亮多次北伐失败却能平安无事,而诸葛恪却一败涂地、身死族灭呢?其中的差距在于诸葛亮在出征前能够牢牢掌控国内局势,避免内乱。而诸葛恪则未能做到这一点,被政敌趁虚而入。如果他能先铲除内部的敌人,再图北伐,或许会有不同的结局。诸葛恪的遭遇警示我们,在追求事业成功的也要善于处理内部矛盾,这样才能确保无论成功与否都能全身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