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史上罕见的忠勇大将竟辕门斩子以报国家
在古老的民间传说中,杨延昭与戚继光斩子以维护军纪的故事广为人知,然而历史并非如此。真正的英雄,一位为了国家疆土而阵前牺牲自己儿子的伟大将领,他是后唐时期的名将刘仁瞻。
显德初年,周世宗挥军南下,与南唐争夺两淮之地。寿州城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然而刘仁瞻坚守的信念却如铁壁一般坚不可摧。周世宗的伞盖曾在此城下出现,刘仁瞻挽弓搭箭射去,箭矢仅差数步之遥。周世宗毫不畏惧,甚至挪步到箭落之处,大声鼓励刘仁瞻再次射箭。这种英勇无畏的行为,让刘仁瞻感叹,难道他真的是天命所归的真命天子?他深知南唐大势已去,但自己的忠诚和决心却从未动摇。
尽管周军多次进攻,却始终无法攻破寿州。刘仁瞻的坚守,大大拖延了后周军队的推进速度。战争的残酷并未因此减轻。当唐军再次集结援军时,刘仁瞻已在城头坚守了一年多。城内的军粮已经耗尽,援军也纷纷败退,形势岌岌可危。刘仁瞻的幼子刘崇因恐惧而偷偷出城投降,却被抓回。
面对儿子的背叛,刘仁瞻心痛却毫不犹豫,他立刻下令处决刘崇,以正军法。这一举动震惊了全军,将士们哭求免死。刘仁瞻的妻子薛夫人含泪向将士们表示,若不正法,他们无颜面对三军。刘仁瞻忍痛下令斩首儿子,并将首级展示全军。这一举动激发了全军的斗志,纷纷表示愿与刘将军同心死战。
几个月后,刘仁瞻病逝,寿州城破。城中的数十万军民,只剩下数千人奄奄一息。然而刘仁瞻的忠诚和勇气却永载史册。他为国家疆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他的故事将永远被铭记。
这位后唐的名将,不仅是一位英勇的战士,更是一位为了国家、为了民族而牺牲自己亲人的伟大父亲。他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段感人至深的传奇。在寿州城下,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个将领的忠诚和决心,也展现了一个父亲的无私和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