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考官顺手顺了一份卷子塞到靴子,没想到把他
在晚清时代的一个春天,一场重大的科举考试在京城如期展开。主考官肃顺是一个极具权势的人物,他府中的汉人幕僚众多,其中湖南人高心夔因其才华横溢而备受器重。此时的肃顺,正怀揣着对高心夔的期待,期待他能在这场考试中脱颖而出。
咸丰十年,会试之际,高心夔展现出了他的才华。对于肃顺来说,仅仅考取进士并不足以满足他的期望。他希望高心夔能更进一步,考个状元回来。
殿试那天,肃顺担任收卷大臣。考虑到高心夔答题速度较快,同时也为了选拔出更高水平的人才,肃顺突然下令必须在下午四点交卷,否则试卷作废。命令刚下,一位名叫钟骏声的考生立刻交卷。肃顺接过试卷一看,七页半的试卷,整洁如新,答题精彩绝伦。肃顺的脸上顿时变得十分尴尬,他顺手将试卷塞进了靴子里。
收卷结束后,肃顺回到府邸休息。脱鞋时,他才发现靴子里还塞着钟骏声的试卷。肃顺心中一惊,意识到这件事的严重性。若是此事泄露出去,不仅是欺君之罪,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掉脑袋的重罪。
肃顺的权势虽大,但面对这样的危机,他也感到惶恐不安。他迅速派仆人快马加鞭将试卷送回阅卷处。其他阅卷大臣一看这份试卷是肃顺送来的,都以为这是肃顺的关系户。但他们并不因此懈怠,仔细审阅后,一致决定将这份试卷定为一甲第一名上奏给咸丰皇帝。
于是,这个叫钟骏声的考生就这样意外地成为了状元。他的才华和运气让他在这场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这个故事也流传开来,成为后人谈论的佳话。
在这场科举考试中,肃顺的权威和权力得到了挑战,而钟骏声则凭借自己的才华和运气创造了奇迹。这个故事不仅展现出了晚清时代的科举制度,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多变。钟骏声的成功不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对才华和运气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