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武帝司马炎风流生活:后宫妃子多到忙不过来
在公元265年,司马炎承袭父爵成为晋王。不久之后,他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顺利登基为帝,被后人尊称为晋武帝。他将都城定在洛阳,蜀汉已经灭亡,而三国之中仅余东吴仍在东南偏安一隅。
晋武帝司马炎在公元279年下令,由杜预、王濬等人分兵伐吴。次年,东吴灭亡,西晋成功统一中国,开启了一个新的历史纪元。司马炎从曹魏短命的教训中汲取了宗室微弱、皇帝孤立无援会导致灭亡的深刻教训,因此他在即位之初就分封了大批宗室为王,意图确保司马家族的江山能够千秋万代。这一举措却为后来的“八王之乱”埋下了隐患。
统一全国后,司马炎停止了战争,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他实行了一系列鼓励生产的经济政策,使得农业生产逐年增加,国家赋税也逐年充裕,人口快速增长。西晋在统一全国后的不到三年内,全国人口增加了130万户,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被史称为“太康之治”。
随着晋朝的繁荣,司马炎逐渐忽视了政事,开始沉迷于奢侈的生活。他十分好色,大力扩充后宫。据说,他在中级以上官员和普通士族家庭中挑选了五千名处女进宫为自己服务。灭掉东吴后,他又在吴地选择了五千名宫女,总计一万人。这些宫女不仅仅是普通的宫廷侍女,她们随时都有机会陪司马炎共度枕席。
面对如此多的美女,司马炎想出了一个奇特的宠幸方法。他常常乘坐羊车,让羊决定自己应该宠幸哪位宫女。因为美女实在太多了,有些宫女为了吸引司马炎的注意,甚至把竹叶插在门口,并在门口洒上盐水,以引导羊车的方向。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典故“羊车望幸”。
正是由于司马炎的放纵和带头作用,大臣和贵族们纷纷效仿,社会风气日渐败坏。西晋的一位大臣何曾,每天吃饭花费高达一万钱,却仍然抱怨无处下手。皇帝和大臣们都忙于斗富,曾经强大的西晋开始逐渐走向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