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李治托孤裴炎:但裴炎却把唐王宗室给废了
裴炎,字子隆,绛州闻喜人,于唐高宗在位时期位居宰相之职。他历任濮州司仓参军、御史、起居舍人,后以黄门侍郎的身份拜相,加授同三品,进拜侍中,是唐高宗的顾命大臣,受遗诏辅政,并改任中书令。
永淳二年,唐高宗李治病重,命太子李显代理国政,委托裴炎辅佐。当唐中宗即位后,欲让韦玄贞担任宰相,并欲封奶妈之子为五品官员时,裴炎坚决反对。唐中宗因此不悦,甚至表示愿意将皇位交给老丈人韦玄贞,而裴炎则认为此举不妥。
裴炎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当唐中宗试图将大权交给自己的亲信时,他已预见到潜在的危机。于是,裴炎找到了武则天,准备共同应对局势。在一次宫廷政变中,裴炎被迫参与废帝行动。唐中宗被废为庐陵王,李旦被立为新帝。裴炎因此被封为侯。
武则天执政后,意图立侄儿武承嗣为继承人,但裴炎担忧此举将引发不良后果,提醒武则天不要重蹈吕后的覆辙。武则天的强硬态度让裴炎倍感压力。当徐敬业造反时,裴炎建议武则天归政于皇帝以平息叛乱,却遭到了武则天的怀疑和审查。
武则天的侦破手段令人钦佩。她通过童谣和密信破解了徐敬业与裴炎的勾结案件。原来,徐敬业曾通过童谣试图拉拢裴炎为内应。而裴炎在得知徐敬业起兵后,曾写信给他,但被截获。信中只有“青鹅”二字,武则天巧妙地破解了其中的秘密。
裴炎被抓后,身边的人劝他向武则天求和,但他坚决不肯低头。他感叹道宰相的地位和他的责任使他无法逃避。最终他被抄家受审。唐睿宗复辟后给他平了反。但黄震评价裴炎因一言失误而废中宗的行为是遗憾的,从李勣到裴炎的托孤重任再次失去。托孤这件事非常困难所以伊尹霍光周公诸葛亮等人才会被人千古传颂。李世民托孤李勣李治托孤裴炎的历程并未如愿完成责任之重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