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在战场上打败过李世民的小人物是谁
唐太宗李世民,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然而在他辉煌的一生中,却遭遇了一次未曾预料的挫败。这场战役发生在高句丽的安市小城。
当时,唐太宗亲率十万精兵出征,势如破竹,接连攻克了几个阵地,高句丽的主力也基本被摧毁。眼看着只要攻克安市,便可一路直取平壤。就是在这看似胜利在望的时刻,唐太宗却被拦在了安市城下。
唐军日以继夜地进攻安市,连续月余,却在城墙边兴筑的土山崩塌之际,被高句丽守军趁势反击。土山崩塌的瞬间,局势瞬间逆转,唐军虽奋力争夺,却无法重新占据优势。冬季已至,唐军的御寒装备不足,粮食也即将耗尽。在万般无奈之下,李世民只得下令撤军。
撤兵之时,安市的城防司令登上城墙送别。这位城防司令的英勇与胆识赢得了李世民的赞赏,他赠予对方一百匹绸缎以表敬意。假如有机会,李世民必定会对其特别优待并重用。
这位城防司令的名字在史书中并未记载,人们只称呼他为高句丽的民族英雄杨万春。他的事迹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被人遗忘,至今仍是韩国民族英雄之一,他的名字甚至出现在朝韩历史课本和战舰上。这一切证明他的成就是得到认可的。
为何他的事迹并未被载入历史呢?原来,历史的记录者是有意抹掉他的存在。这个记录者就是当时的高句丽军政掌权者渊盖苏文。在渊盖苏文发动政变、杀掉旧王另立新王、独揽大权之时,满朝文武纷纷投效,唯有杨万春拒不承认。渊盖苏文虽带兵攻击却无法攻克,只得让他驻守安市,成为其治下的一块飞地。
在安市战役后,杨万春的事迹便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就像他自己从未存在过一样,关于他之后的事迹,现在已经无从得知。有时候,自己人的手段比敌人更加狠辣。敌人只是和你较量力量与智力,而自己人却可能在历史上、现实中无视你的存在,让你如杨万春般默默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