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公称呼始于曹操:既是丞相还被封魏公
新版《神雕侠侣》第18集中,杨过与陆无双重逢的场景,真是让人忍俊不禁。杨过戏称陆无双为“媳妇”,自称“相公”,这种天真烂漫的互动,仿佛让人看到了小儿女间的嬉戏。这样的情景在宋朝真的会出现吗?
事实上,这种情景在宋朝是难以想象的。要知道,“相公”这一称谓在最开始时,是极其尊崇的,如同史上某些杰出人物如曹操般尊贵。这一称谓的创造,源于对极高地位的官员的尊称。从曹操到后来的王安石、司马光等,都是被视为至高无上的存在,他们的下属用“相公”来称呼他们,以表达对他们的尊敬和崇拜。
随着时代的变迁,“相公”这一称谓的尊贵之意逐渐减弱。在宋朝,按照尊称降格的规律,这一称谓开始用于称呼那些高官。特别是在广东地区,贬谪的高官被岭南人称为“相公”,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和地域特色。《道山清话》中的调侃更是揭示了这一现象的普遍性。到了清朝,甚至优伶男妓都被称为“相公”,这一称谓的贬值可见一斑。
至于“媳妇”这一称呼,在古时的元明以前,并非指妻子,而是专指儿媳。在宋朝民间,“媳妇”的称呼特别流行,应用范围也扩大了。但在杨过所处的两宋时期,丈夫叫妻子为“媳妇”仍然是不太常见的。
那么,杨过和陆无双在他们的时代,该如何亲密地称呼对方呢?陆无双可以文雅地称杨过为“官人”,或者亲昵地叫“郎君”。而杨过若想表达深情厚意,可以称陆无双为“娘子”,若想显得无赖些,可以叫“浑家”。这样的称呼方式既符合历史背景,又富有情感色彩,让人不禁感叹那个时代的风情万种。
《神雕侠侣》中的这一场景,虽然在现代看来十分有趣和浪漫,但在宋朝的背景下,却是难以想象的。这也正是这部作品的魅力所在,通过虚构的情节和人物互动,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风情和人文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