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伯鹰:举世公认的书法名家,现代书法家、诗
潘伯鹰,这位安徽怀宁的文学巨匠,以其独特的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现代文学、书法、诗歌领域的璀璨明星。他的生活经历和艺术造诣,都让人深深折服。
潘伯鹰,原名式,字伯鹰,别署孤云,生于19世纪末的癸卯年。他早年便跟随桐城的吴闿生学习经史文词,文学功底深厚。他的小说《人海微澜》在天津《大公报》上发表,一时间风靡全国,更被改编为电影《春水情波》。除此之外,他还创作了许多小说和诗歌,如《隐刑》、《强魂》、《雅莹》等,展现了他的丰富情感和卓越文学才华。
潘伯鹰不仅在文学上有所建树,他的书法和诗歌也备受赞誉。他是近代书坛“二王”书风的积极追随者之一,尤得力于王羲之、褚遂良、赵孟頫。他的书法涉猎面广,擅长楷书和行草,用笔刚毅凝重,妙在巧拙互用。他的小楷作品更是展现出清婉宏宽的气韵。
潘伯鹰的生平充满了丰富的故事。他颇具社会活动才干,曾参与国共和谈,担任章士钊的秘书。他也被诬入狱,但凭借着坚韧的意志和才华,最终得以脱险。在抗战期间,他团结了一大批文士名家,主持“饮河诗社”,并主编了百余期的会刊。他的艺术生涯中,不仅书法、诗歌、文学有所建树,还涉足鉴赏领域。
潘伯鹰的生平艺事被评价为一书法、二诗、三文、四小说、五鉴赏。他的艺术生涯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誉,而且对今天的影响依然深远。他与著名学者章士钊私淑,与沈尹默等共同筹创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为书法和文学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潘伯鹰的书法和诗歌作品仍然被广泛传颂和珍藏。他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追求激励着无数后来者。他的影响不仅仅在上海书坛可见,而且在全国范围内都有着广泛的影响。潘伯鹰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诗人、书法家和小说家他的才华和贡献将永远被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