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使得一代忠臣竟然做出大逆不道之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浮现出一位最为刚烈的大丈夫——伍子胥。面对楚平王的暴行,他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楚平王欲杀其父伍奢,并担心他们兄弟复仇,于是派使者以伍奢的名义诱捕他们。哥哥伍尚选择遵从父召,而弟弟伍员则选择逃亡,因为他明白,与其徒劳赴死,不如寻找机会报仇雪恨。最终,伍奢和伍尚不幸被杀,而伍员则开始了他的流亡生涯。
吴王阖庐重用了伍子胥,他的智慧与勇气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吴国在西边打破了强大的楚国,北边震慑了齐国和晋国,南边收服了越国。这是吴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也是伍子胥实现复仇梦想的时刻。他亲自掘开楚平王的墓,鞭其尸三百,以雪前耻。
伍子胥的辉煌成就并没有持续下去。吴王夫差继位后,重用了奸臣伯否,疏远了伍子胥。越王句践卧薪尝胆,一心灭吴。伍子胥敏锐地察觉到国家的危机,多次向夫差进谏,警告他越王的野心。夫差不听忠告,偏信伯否的谗言,最终赐刀令伍子胥自刭。
伍子胥的刚烈令人敬佩。在他临死之前,他要求把他的眼睛挖出来悬在吴东门上,以见证越寇是如何灭吴的。夫差大怒,令人用马革裹起他的尸体,浮尸江上。最终,越王句践灭掉了吴国。夫差临死时羞愧地表示无颜见伍子胥。吴国人因他的刚烈而尊敬他,为他立祠于太湖边的一座山上,命名为胥山。
而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也曾经历过被诸侯轻视和鄙视的时期。他们被中原各国视为野蛮的戎狄部落。商鞅变法后,秦国一跃成为西部强国,令诸侯畏惧并称之为“虎狼之国”。最终秦始皇统一六国,完成了伟大的统一大业。商鞅的变法功不可没,为秦国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商鞅也遭遇了忠臣被害的悲剧结局。秦孝公死后,他四处逃亡却无处容身,最终被秦惠王捉拿并处以车裂之刑。历史的巨变中总伴随着无数英雄的血泪与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