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早的密纹唱片,戈尔德博士在1945年研制成功_奇闻趣事网

世界最早的密纹唱片,戈尔德博士在1945年研制成功

奇闻趣事 2025-02-11 11:19www.bnfh.cn奇闻趣事

探索世界最早的密纹唱片之旅:一场音乐的革命

深藏于历史长河中的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研究所,一位名叫戈尔德博士的科学家,因厌倦了频繁更换唱片欣赏音乐的体验,于1945年开始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进行一系列富有前瞻性的实验。他的目标,是开发一种能够长时间播放的盘式唱片,这就是密纹唱片的诞生背景。

经过三年的艰苦研发,耗资3000万美金,哥比亚广播公司在1948年宣布了新型密纹唱片的问世。这种唱片具有多个独特的特点:它的转速较慢,每分钟仅转33又三分之一转,这使得唱片可以容纳更长时间的录音;它采用了氯乙烯塑料材质,这种材质能够有效减少唱片表面产生的杂音,同时提供更清晰的音质。

那么,究竟什么是密纹唱片呢?它是一种以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为原料、经过压制成型制成的唱片。这种唱片的声槽宽度仅为0.06-0.08毫米,每厘米内竟有60-120条声槽,因此得名“密纹”。这种唱片的转速有多种选择,包括每分钟45转、33又三分之一转和16又三分之二转等,都被统称为慢转唱片。

密纹唱片有多种规格,包括直径300毫米的大密纹唱片,每面可以容纳约25分钟的录音;直径为250毫米的中密纹唱片,每面可以容纳约17分钟的录音;还有直径为175毫米的小密纹唱片,每面可以容纳约8分钟的录音。相比于早期的粗纹唱片,密纹唱片拥有更长的放音时间、更优美的音质以及更经久耐用的特点。

回顾唱片的历史发展,我们可以看到留声机的出现可以说是音乐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留声机使用的录音介质锡箔筒或蜡筒并不能大量生产销售。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CBS开始大规模商业录音生产,唱片才真正进入了大众生活。而在五十年代之前,常见的唱片是每分钟转78转的粗纹唱片,它们的音质相对较差,且一面唱片只能录制很少的内容。直到密纹唱片的出现,才彻底改变了这一状况。

随着立体声录音和播放技术在四十年代末的出现,商业立体声密纹唱片在1958年隆重上市。除了常见的每分钟33又三分之一转的密纹唱片外,还有两种转速较快的密纹唱片,分别是每分钟45转的小密纹唱片和专门给发烧友提供的与33又三分之一转密纹唱片相同直径的另一种密纹唱片。这些唱片的出现进一步丰富了音乐的存储和播放方式。密纹唱片的诞生和发展是音乐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音乐生活方式。现在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索这一历史之旅吧!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模拟录音和密纹唱片迎来了它们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致力于录音技术的录音大师,他们将录音技术与音乐演绎紧密结合,创造出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录音作品。威尔金森(Wilkinson)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为RCA、DECCA、Reader's Digest、Lyrita制作的录音,成为了录音史上的璀璨明珠。Mercury的三麦克录音技术及其Living Presence系列录音也为人称道,Eberenz与Fine两位录音师的名字几乎成了精美录音的代名词。

在五十年代初期,RCA的双麦克Living Stereo录音技术开始走向成熟,这离不开录音大师Lewis Layton和著名制作人Pfeifer的辛勤付出。DG录音领域的Hermanns和Weber则以均衡的录音技术著称,他们完成的录音几乎涵盖了卡拉扬在DG的全部录音。EMI的录音大师Christopher则为我们留下了数量惊人、温暖动人的录音遗产。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当我们用高品质的CD来测试这些经典的录音时,真正能做到音色纯正圆润、重现现场感的录音大多来自这个黄金时代。幸运的是,这个时代也是诸多指挥大师和顶级乐团的繁荣时期,因此我们得以拥有无数璀璨的传世录音。聆听这些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大密纹唱片,其乐趣无与伦比。

同款录音的密纹唱片,片重越大播放效果越好。好的密纹唱片一般重达180克,有的甚至更重。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一些唱片公司开始降低成本,制作越来越薄的唱片,特别是RCA,让许多收藏家痛心疾首。特别是他们宝贵的五十年代大密纹唱片,一直备受追捧。

到了八十年代,数码录音和数码混声技术开始盛行。即使是以大密纹的形式出现,其播放的声音也无法与黄金时代的密纹唱片相比。许多密纹唱片收藏家并不热衷于收集数码混声的密纹唱片。随着CD的普及,各大唱片公司在九十年代初纷纷停止生产密纹唱片。尽管使用起来不如CD方便,声音也不如CD干净,但在相同的音响成本下,CD的声音质量远远无法与密纹唱片相比。特别是在播放人声和和弦乐时,差距尤为明显。这让许多人重新投入到密纹唱片的收藏和欣赏中,但此时的片源已经十分稀少。对于那些真正的发烧友来说,他们更倾向于使用高端的唱机来播放密纹唱片,其声音效果如同天籁之音。

最近,一些唱片公司开始重新启动密纹唱片生产线,采用最佳工艺制作。这些密纹唱片不仅封面设计精美,而且价格也不菲,大约是CD的两倍。一些套装密纹唱片还会配有精美的说明书和大册子介绍作曲家、音乐内容和历史背景等,这些都是CD无法比拟的。

回顾密纹唱片的发展历史,我们不得不提及其在唱片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从1931年RCA试制成功的331/3转/分的密纹唱片(LongPlay简称LP),到后来的45转的EP(ExtendedPlay),再到英国台卡公司的粗纹唱片(StandardPlay简称SP),以及哥伦比亚公司开始大批量生产的新一代密纹唱片(Microgroove),这些都在唱片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著名的作家村上春树也是一位狂热的密纹唱片爱好者,他在自己的随笔中多次提及这一点。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