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提升改造农贸市场提升改造方案
一、引言
秉承“便民、利民、为民”的宗旨,我们致力于构建集“食品安全、环境整洁、管理精细”于一体的市场体系。在改造升级过程中,既要保留市井烟火气,又要提升市场的规范化水平。
二、工作原则与指导思想
我们遵循分类实施、建管同步、适度超前的原则,确保市场的硬件设施升级与智慧化建设同步进行。指导思想以“便民、利民、为民”为核心,旨在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更加优质的市场环境。
三、重点任务
1. 硬件设施升级
空间重构: 我们采用“回字形”动线设计,确保主通道宽度达到3米以上,次通道宽度达到2米,以实现人流与货流的顺畅通行。我们注重干湿分区和生熟分离,确保水产区和销售区互不干扰,间隔距离达到10米以上。
摊位改造: 标准化摊位(3米×2米)配备多功能操作台,为商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在自产自销区,我们特别设置了1元卫生费摊位,以扶持小微商户,同时保留传统的赶集文化。
2. 智慧化建设
溯源系统: 我们要求100%的商户配置智能溯源秤,确保每一件商品都可追溯其源头。每日公示农药残留检测数据,覆盖30多个品类,让市民买得放心。
运营管理: 通过AI摄像头实现客流统计和违规行为识别,提高市场的管理效率。我们开发市场小程序,支持线上下单、配送到家,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3. 文化赋能
在改造升级过程中,我们注重保留传统的赶集文化。我们保留传统赶集日,优化流动摊位管理,让市民在市场中感受到浓厚的地域文化气息。增设本地特产专区,让市民在市场中就能体验到本地的特色产品。市场的墙面也将融入地域文化元素,为市民打造一个具有文化气息的市场环境。
四、实施保障
1. 资金支持:我们将申请省级对口合作资金和政策性银行融资,确保市场的改造升级得以顺利进行。
2. 工期安排:我们分阶段推进市场改造升级工作,优先改造群众反映强烈的市场,确保改造工作有序进行。
3. 验收标准:参照《农贸市场整治提升建设标准》1.0/2.0版,确保改造后的市场达到优质标准。
我们将以市民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市场的发展为方向,全面提升市场的硬件设施、智慧化水平和文化内涵,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更加优质、便捷、具有文化气息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