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出土圣贤像或为最早孔子像
在江西南昌,一场探寻历史深处的冒险正在悄然展开。西汉海昏侯墓的考古工作进入了关键的主椁室清理阶段。随着考古工作人员细心地在西室发掘,若干珍贵的屏风组件逐渐显现其神秘的面貌。这些屏风上的故事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空,向我们诉说着历史的辉煌。
这些屏风上的人物像和题字,如同一部生动的历史长卷,让我们领略到了古人的智慧和匠心。题字部分清晰可辨,其中“孔子”“颜回”“叔梁纥”等名字跃然纸上,它们不仅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更是中华文明智慧的象征。初步确定的是,屏风上的人物像中包括孔子像,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孔子形象。
这些发现不仅仅是关于孔子的形象,更是关于西汉中晚期统治阶层对儒术的推崇和儒家思想在贵族阶层的深入影响的有力证明。这些屏风上的发现,为研究孔子的实际形象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也为我们揭示了古代贵族阶层的精神世界和文化追求。
在考古发掘现场,记者目睹了这些屏风组件的发掘过程。多块漆屏风组件相互关联拼接后,整体宽50至60厘米,高70至80厘米。其中一块内容丰富,既有墨写隶书题字,又有上下两个人物像。上方的人物像轮廓剪影般模糊,下方的人物像头部虽不清晰,但衣领部分的细节却栩栩如生。还有一块屏风上绘有一个身穿长袍的人像,是否还有题字需要进一步确认。
海昏侯墓考古专家组的副 组长张仲立研究员介绍,结合题字初步判断这些漆屏风上所绘的圣贤像中有孔子像。这是中国秦汉考古学会会长信立祥认为迄今为止所有载体上发现的最早的孔子像,之前的记录保持者是在山东东平县的东汉墓室的壁画中。
这一重大发现不仅仅是考古界的盛事,更是对于我们了解古代文明、探究历史文化的一次重要契机。它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古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追求,也为我们研究古代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