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算计一生万万没想到死后会被算了一计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犹如大浪淘沙般,众多英雄纷纷崭露头角。但最终尘埃落定之际,令人不禁感慨万千。其中,诸葛亮无疑是最璀璨的一颗明星之一,机关算尽,智计无双。在他生命的终点,却有一件令人扼腕叹息的事情——他至死都忌惮的一个人,大将魏延。
影视剧中,我们常看到诸葛亮在知道自己大限将至时,向上天祈祷延长寿命,点燃长明灯七七四十九天。魏延的一次不慎,导致主灯被碰熄,延命失败。诸葛亮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布局暗棋,让杨议和马岱联手除掉魏延。这使得许多观众在唏嘘不已的也心生疑惑:为何诸葛亮至死都要针对魏延?难道他容不下这样一员大将吗?
历史的发展并非如电视剧所演绎的那样。实际上,魏延是一位极具才华的大将,但他的骄傲自满使得蜀国大部分官员选择避而远之。只有杨仪常常与他针锋相对,两人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
当诸葛亮因积劳成疾,途中病情加重无法挽回时,他立下遗嘱要求魏延负责断后。这份遗嘱中并没有任何要杀害魏延的言辞。可能连诸葛亮都没有想到,他手下的杨仪早已心生杀魏延之心。杨仪便借机在其他将领传达诸葛亮遗嘱时,暗示了杀魏延的意图。
大军撤退后,魏延无法忍受他人对他的指挥,并扬言要与敌军决一死战。杨仪趁此机会除掉了魏延,导致蜀国失去了一名大将。如果仍心存疑惑,不妨翻开史册《三国志》查看一番。杀了魏延之后,杨仪为防魏家报复,甚至屠杀了魏延的三族以求心安。最终他自己还是在狱中自杀身亡,走向了一个悲惨的结局。
事实上,诸葛亮从未有过杀害魏延的意图。他在世时,魏延是他的得力干将,两人之间的关系并非如影视剧中所述那般。可惜的的是,由于影视作品的演绎,诸葛亮死后设计杀魏延的情节已经深入人心。如今,又有谁来为诸葛亮的清白呢?这一切令人不禁感慨万千,英雄末路,令人痛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