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解释恒河浮尸
近期,印度新冠疫情的肆虐引发了广泛的关注。疫情导致的死亡人数激增,使得印度的普通家庭面临着巨大的火葬费用压力。北方邦的官方文件披露,部分贫困家庭因无法承担高昂的火葬费用,不得不选择直接将遗体抛入恒河。面对这一现象,不得不采取应对措施,提供每户5000卢比的补助以缓解家庭经济压力。据格赫默尔地区的村民证实,火化成本的飙升正是导致恒河弃尸现象的直接原因。
而这一现象的背后,除了经济压力,还有印度教部分农村地区特殊的丧葬观念的影响。在这些地区,未婚者的遗体可以直接投入恒河,无需进行火化。北方邦的官员表示,在某些村庄,特定的宗教时期会遵循传统的水葬习俗,这也导致了恒河浮尸的现象。这些根深蒂固的宗教信仰和传统习俗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
除此之外,木材资源的短缺也给火葬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在新冠疫情的高峰期,木材供应严重不足,火葬场超负荷运转,无法及时处理大量的尸体。伯格萨尔地区的社会工作者指出,木材短缺的问题迫使部分家庭不得不放弃火化流程,直接将遗体抛入恒河。这一问题在新冠疫情中尤其突出,印度官方承认恒河浮尸中存在新冠死者的遗体。部分民众因担心感染或处理遗体的压力而选择了这种极端的处理方式。
北方邦与比哈尔邦交界处的河流中曾发现数十具疑似新冠患者的浮尸,这些尸体多呈现腐烂状态。据推测,这些浮尸是在疫情高峰期因处理压力巨大而被匆忙抛入河流的。这一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葬礼问题,更是反映了社会、文化和经济等多方面的压力和挑战。面对这样的困境,印度和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来缓解这一危机。这也提醒我们重新审视和思考在面对大规模疫情或其他危机时,如何更好地保障人权和尊严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