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一夜暴毙之后隐藏着什么样的阴谋
公元976年,赵匡胤,宋代的开国之君,突然离世,他的死因成为历史的一宗悬案。正史无言,野史纷纭,而他的弟弟赵光义继承兄长帝位的故事更是充满疑云。
据传,赵光义继承皇位之事,源自其母杜太后的临终遗嘱——“金匮之盟”。杜太后曾对赵匡胤说:“后周如果由年长的皇帝继位,何来你今日之成就?你与光义均为吾子,将来帝位应传与他,国有长君,社稷之福。”赵匡胤默许,遂有赵普写下誓词,存于金匮之中。这“金匮之盟”是否真实存在,仍是众说纷纭。杜太后一生贤明,为何在此事上出此下策?且“金匮之盟”是在赵光义登基5年后才公布,为何不在赵匡胤去世时立即昭示天下?
赵匡胤死时的情景更是迷雾重重。宫廷礼仪中,赵光义本不该在宫中留宿,却居然在宫内安睡。太监、宫女本应守护皇帝,却离奇地离开。当时的人影忙乱、斧声异响以及赵匡胤的呼喊,让人不禁怀疑这是一场预谋的血腥。而王继恩假传圣旨的事情更是令人匪夷所思。他为何敢于违背宋皇后的旨意,本该传位给赵德芳却传来赵光义?这一切的疑问似乎都指向了赵光义的杀兄行为。
赵光义继位后的行为更是让人不解。他急迫地改换年号,打破常规。更是逼杀了赵匡胤的长子德昭,幼子德芳也神秘地暴病身亡。赵匡胤的遗孀死后,赵光义不按皇后礼仪发丧。这些行为让人不得不怀疑赵光义的皇位来源及其统治的合法性。
历史似乎给了赵匡胤的后代一个公正的结局。赵构在选择继承人时,尽管面临无子的困境,但在大臣们的议论声中,他最终选择了赵匡胤的七世孙赵慎作为继承人。经过187年的传承,皇位再次回到了赵匡胤的子孙手中。这个转折似乎是对赵匡胤的一种慰藉,也是对历史的一种修正。这个充满疑云和曲折的历史故事,让人不禁对历史的长河发出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