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遂良死后武则天为何为其平反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重之际,发布了一道令人瞩目的遗诏。其中特别提及了褚遂良等昔日因反对她而遭迫害的忠诚之士,宣布恢复他们的家族名誉。这一举动,是对褚遂良等人坚定立场的。
褚遂良,这位阳翟(今河南禹州)的杰出子弟,出身名门望族,学识渊博且性格刚正。唐太宗李世民对他极为器重。贞观二十三年(649年),病重的唐太宗在卧室中召见了长孙无忌和褚遂良,托付国家大事给二人。褚遂良作为托孤之臣,是李治坚定的支持者。
当年太子李承乾被废黜后,朝臣多主张立仁厚的晋王李治为太子。然而太宗对四子李泰更为偏爱。有一天,太宗对近臣表示了对李泰的喜爱,并流露出百年之后的打算。众人无言以对,唯有褚遂良上前反驳,坚持立李治为太子。李治即位后,对褚遂良感激不已,封其为河南县公。
永徽六年(655年),高宗李治受到昭仪武则天的蛊惑,欲废王皇后立武氏为皇后。面对这一决策,褚遂良挺身而出,坚决反对。他引述先帝的遗命,陈述皇后的无辜,言辞激烈,激动之下甚至脱下官帽,表示要与皇后共存亡。高宗最终不顾褚遂良的反对,册立武则天为皇后。褚遂良因此被贬为潭州都督,后更被贬至桂州、爱州。
在流放中孤独逝去的褚遂良,虽已离世,但他的正直与忠诚被历史铭记。武则天这位女皇在遍历群臣之后,尽管恨褚遂良的迂腐,却不得不佩服他的忠诚与道义。最终,她在遗诏中为褚遂良,展现了一份博大的胸怀。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不可能得到每个人的喜爱。总有讨厌我们的人,但只要我们坚守道义和原则,即便是敌人也会为我们鼓掌。褚遂良之所以被我们所记忆,不仅因为他的书法精妙,更因为他做人的坚韧与原则。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坚守信仰与道义是赢得尊重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