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担任宰相后是怎样辅佐唐太宗李世民的_民风民俗

长孙无忌担任宰相后是怎样辅佐唐太宗李世民的

民风民俗 2025-04-27 20:05www.bnfh.cn民俗风情

贞观元年(627年),长孙无忌被任命为吏部尚书,因其卓越功勋,被尊为齐国公,享有千户实封。他既是勋臣,又是国戚,深受太宗的器重与礼遇,能够自由出入太宗的卧室。同年七月,唐太宗更是拜他为尚书右仆射,显露出对其无比信任的态度。此时的长孙无忌权宠过盛,引起了部分人的担忧。

唐太宗以君臣无间之心,将劝谏的密表展示给长孙无忌,并召集群臣,表达自己对无忌的坚定信任。长孙无忌内心忧虑富贵至极可能带来的灾祸,多次恳请辞去相位。长孙皇后亦为其劝说,最终唐太宗无奈答应,改任长孙无忌为开府仪同三司。

七年之后(633年),唐太宗册封长孙无忌为司空,但无忌依旧推辞。他通过高士廉提出请求,担忧以外戚身份担任三公之位会引来“圣主私亲”的非议。然而唐太宗坚持授官以才德为标准,并亲自撰写《威凤赋》,追思创业之艰与无忌的佐命之功,极力劝说其接受任命。

又过四年(637年),唐太宗对长孙无忌等十四位功臣进行世袭刺史的册封,无忌被封为赵州刺史,进爵赵国公。然而他认为分封有害无益,反对这一决策,认为让功臣世代治理外地州郡,犹如流放。唐太宗理解其担忧,叹息分封是为了让后代捍卫王室,但诸位功臣对此并不理解,因此分封之事作罢。

长孙无忌在凌烟阁的功臣画像中位列第一,展现其卓越地位。同年,他被任命为太子太师,参与审讯太子李承乾谋反案。随后在唐太宗东征高句丽时,无忌随军出征,并在战役中表现出色,迫降敌军主帅。

最后阶段的长孙无忌,在贞观末年逐渐辞去了重要职务,但在中书令马周病逝后,唐太宗依旧委以重任,任命其为检校中书令,并主持尚书省、门下省事务。他的生涯充满了荣耀与波折,展现了一位忠诚的国家公仆的形象。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