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明知道他是大贪官为何还是那么宠信和珅_民风民俗

乾隆明知道他是大贪官为何还是那么宠信和珅

民风民俗 2025-04-27 13:21www.bnfh.cn民俗风情

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和珅的名字无疑是一个引人瞩目的存在。许多人知道和珅作为清朝的第一大贪官,却鲜有人知他并非一踏上仕途就贪婪无度,他曾有过令人瞩目的反腐经历。

这位满洲正红旗出身的和珅,以生员身份起家,凭借自己的才华和机智,仅仅19岁便袭世职成为皇宫侍卫。他的仕途如日中天,只用了七年时间就攀升至军机大臣兼内务府大臣的高位。

和珅的机敏和言辞能力使他能够巧对皇上的心理、意图。在乾隆四十年,年仅25岁的和珅便有机会零距离接触乾隆皇帝,展示他的才华。一次,乾隆帝看到边报中的要犯脱逃奏报,不禁动怒。只有和珅能够理解并解释《论语》中的深义,使乾隆帝对他的才华刮目相看,怒气也随之消解。

乾隆帝对和珅的赏识使得他的仕途更加顺畅。不到三十岁,和珅便被提拔为户部的侍郎,军机大臣兼内务府大臣,其升迁速度之快,被《清史稿·和珅传》形容为“骎骎向用”。在现代的语言中,可以说是坐上了直升飞机。到了乾隆四十八年,年仅33岁的和珅被任命为协办大学士,三年后更是被委任为文华殿大学士,被尊称为“和相”。

和珅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在乾隆四十五年,他被派往云南查办李侍尧一案。李侍尧虽有“才臣”之称,但因贪婪而声名狼藉。和珅在查办此案时展现出了他的公正无私和果断勇敢。专制权力往往容易滋生腐败,没有监督的和珅最终也走向了巨贪的边缘。

和珅的贪腐并非一蹴而就,他的堕落背后是权力的失控和监督的缺失。曾经的清廉与后来的贪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不禁为之叹息。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权力的重要性以及监督的必要性。没有监督的权力容易滋生腐败,而一个曾经的清廉之士也可能因权力的失控而走向堕落。和珅的故事是一个深刻的教训,提醒我们权力的平衡与监督的重要性。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