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国文学家徒单镒:女真开始科考后的第一个状
徒单镒,这位来自上京路(现今吉林或黑龙江阿城县南白城)的杰出人物,活跃于金朝的历史舞台。他的生涯跨越了多个世纪,从公元1150年出生到1214年逝世,他的一生充满了辉煌与荣耀。
徒单镒出身官宦之家,父亲乌尼音是北京(今内蒙巴林左旗南)副留守。从小聪颖异常,七岁时便开始学习女真文字,长大后更通览经史,契丹文字、汉字亦不在话下。在金朝首开科考时,他一举夺魁,成为女真策论第一人,该科为首科女真进士科,取女真进士27人。
徒单镒的才华得到了金世宗的赏识。大定十五年(1175年),他被任命为两官,并担任国史编修官及起居注。他的《汉光武中兴赋》赢得了世宗的赞誉:“不设此科,安得此人。”此后,徒单镒一路升迁,历任参知政事、平章政事等职。
在泰和年间(1200—1208),徒单镒屡次上疏朝廷,提出了许多富有远见的建议。他在军事方面也有杰出表现,泰和七年更是反击宋军进攻取得胜利。他曾在金朝中受到朝中势力的阻挠和排挤。当元军入侵时,徒单镒的预见性战略和防御策略没有被采纳,最终导致金国连失州镇。随着金朝的动荡不安,胡沙虎发动宫廷兵变后更是遭到废帝政变者的多次征询意见的压力和挑战。面对危机重重的国家局势,徒单镒深感忧愤而辞世。然而他的影响力并未消逝。他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对文人道德仁义的要求极高,《学之急》、《道之要》等作品至今仍被后人铭记和推崇。同时他著有《弘道集》六卷,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位杰出的历史人物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智慧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尽管辞世已久但他的名字和精神仍将永存于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徒单镒不仅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更是一位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和智慧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