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能剿灭太平军是因这一战取得了胜利!
太平天国运动,在清朝的中后期,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一度使清的统治面临崩溃的边缘。众所周知的是,曾国藩领兵镇压了这场起义,最终导致了太平天国的失败。但你知道吗?如果没有这场战役的胜利,天平军是否能被彻底剿灭,可能还是一个未知数。
在曾国荃的吉安大捷之后,江西的战事基本宣告结束,湘军成功收复了全省。接下来的战场重心,转向了安徽。这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搏斗中,谁掌握了安徽,谁就在全局上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
从咸丰八年开始,太平天国的后起之秀陈玉成,对安徽尤其是淮水流域倾注了全力。他试图借助皖北的人力物力,来支撑整个太平天国的命运。为了洪氏的江山,这样的拼搏究竟值不值得呢?
在安徽全省的角度考虑,省城安庆无疑是核心中的核心。湘军如果能拿下安庆,便能占据上游的优势,进一步进攻金陵,也就是太平天国所谓的“天京”。
安徽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这一点早在湘军初创时期,就被曾国藩和胡林翼深刻认识。他们二人将收复安徽列为重要的战略目标。
在咸丰九年七月(1859年8月),朝廷命令曾国藩和胡林翼率领湘军筹划收复安徽。曾国藩的收复计划中,安庆是关键的节点。想要清理所有障碍,必须先攻破金陵;想要攻破金陵,必须在滁州、和州驻扎重兵;而要想在滁州、和州驻兵,必须先围困安庆,打破陈玉成的老巢,同时进攻庐州,引诱陈玉成救援。
其中,拿下安庆是破局的关键!曾国藩将这个重任交给了在吉安之战中表现出色的曾国荃及其吉字营。咸丰十年四月(1860年5月),曾国荃进军集贤关,这是湘军进攻安徽的起点。这场战役对于全局的影响至关重要,可以说,安庆的得失决定了整个战争的走向。这场战斗,无疑是太平天国与湘军之间的一场生死较量,也是决定太平天国命运的关键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