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移动电源
新能源汽车时代的移动充电新风尚——“E打电”便捷充电服务及更多创新举措
一、新能源车移动充电服务革新——E打电上门充电服务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日益普及,充电难题成为一大挑战。在成都,一项创新的“E打电”上门充电服务应运而生。它采用“移动充电车+智能调度”的先进模式,服务覆盖范围广泛,涉及多个城区。这一服务不仅提供15分钟响应的极速服务,更能在30分钟内为车辆补充能量,尤其针对老旧小区、商业繁华区域以及节假日繁忙的服务区。
此服务推出两种车型以满足不同需求:大型储能车“大红”和小型便捷车“小绿”。其中,“大红”拥有205度电容量,适合长途旅行和应急救援;而“小绿”则以其3公里内的极速响应速度,为用户提供便捷服务。最值得一提的是,该服务配备了四重安全防护系统,确保充电过程的安全无忧。
二、电网应急保障的新力量——中压发电车与公用应急电源储备
在应对极端天气和突发情况时,稳定的电力供应至关重要。成都市街头部署了54台大型中压发电车,每台功率高达10千伏,总容量达到5.4万千瓦。这些发电车在高温天气中起到电网“削峰”保供的作用,确保居民用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截至2025年底,成都市还计划提升公用应急移动电源容量至28.59兆瓦,重点覆盖重要用户和电网薄弱区域,为城市电网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三、产品供应与市场的蓬勃发展
随着移动电源市场的繁荣,各类产品层出不穷。在成都市场,便携充电宝、户外储能电源等备受瞩目。知名品牌如吉乐仕、泊小二、品胜联名款等纷纷亮相,价格区间从15元到8000元不等,充分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四川生孚科技推出的固态移动电源系列(功率范围1500W-3000W)成为市场新宠,以其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成为户外露营、应急等场景的理想选择。
四、市场监管筑牢安全防线
为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安全,市场监管部门对移动电源产品进行了严格抽查。2025年2月,市场监管部门对20批次移动电源产品进行了抽查,其中1批次因输出容量不达标被通报。要求相关企业进行整改并接受复查,以确保市场的良性发展和产品的质量安全。
五、政策支持推动行业发展
成都市对移动电源产业给予大力扶持。将移动电源纳入坚强局部电网规划,新增彭州燃机、中江燃机等保障电源,强化用户自备电源管理。这些政策举措为行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促进了移动电源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无论是移动充电服务的创新,还是电网应急保障、产品供应与市场的繁荣、市场监管的严格,以及政策的支持,都彰显了成都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先姿态和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