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亡国之君东吴末帝孙皓:只会耍点小聪_历史记录

历史上的亡国之君东吴末帝孙皓:只会耍点小聪

历史记录 2025-04-28 10:52www.bnfh.cn历史故事

孙皓本无皇位继承之权,景帝孙休驾崩后,其子尚幼,加之蜀汉新亡,交趾地区叛乱频发,群臣经过深思熟虑,认为需找一位经验丰富、稳重的人物来接任皇帝之位。二十二岁的孙皓,以他的好学聪明,被选为皇帝候选人。他的登基初几年,让拥立他的大臣们倍感欣慰,他的勤奋政务和体恤百姓的举动,使他一度被誉为贤德之君。

好景不长,他的本性逐渐显露出来——粗暴喜杀,沉湎酒色。就连那些曾力挺他登基的大臣,一旦流露出后悔之意,也难逃他的残酷打击。这样的转变,让人不禁想起魏蜀吴的开国之君,虽然各有千秋,但他们的子孙,往往不出两三代的时光,便呈现出庸碌或残暴之态,国家的衰败之像日益显现。

似乎天意所致,无论是曹、刘还是孙,尽管他们的君主可能昏庸无道,但仍有老臣们支撑局面。当这些老臣相继离世,东吴便如独木难支。原本仿效蜀汉的灭亡,但因司马篡魏,内部动荡不安,是否攻打东吴成为两派之争,再加上少数民族的侵扰,并吴的计划暂时搁置。但一旦时机再度成熟,东吴的命运便无法阻挡。

正如唐刘禹锡诗中所云——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东吴的最后一位皇帝孙皓,大势已去,效仿刘禅,白车白马,双手反绑,带着棺材投降。他的投降顺序不如刘禅幸运,只被封为归命侯,低于安乐公的等级。

尽管孙皓在投降时的机智表现让他出了一点风头,他在拜见晋武帝时与司马炎的对话更是展现了他的小聪明。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他的勇气和机智并不能掩盖他作为亡国之君的事实。他在面临国家灭亡的危机时,除了耍小聪明之外,并没有真正的雄才伟略来扭转乾坤。这与魏蜀吴的开国之君相比,更显其不足。最终的他虽然投降了,但命运已经注定,东吴的灭亡已成定局。

Copyright © 2016-2025 www.bnfh.cn 怪异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