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要求整治天价彩礼低俗婚闹
民政部针对天价彩礼、低俗婚闹等婚俗问题的整治行动,已经得到了各地政策的积极响应与经验积累。通过深入了解与梳理,相关措施呈现如下几大特点:
一、政策规范与法律保障为首要手段
在法律层面,通过《民法典》的明确规定,天价彩礼现象得到了明确的法律约束。部分地区试点彩礼累进税或设定彩礼上限,力图从源头上遏制过度消费的现象。更令人振奋的是,河北河间市将高额彩礼行为纳入失信名单,通过信用惩戒的方式,使婚嫁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五年关注高价彩礼问题,并首次将打击婚托婚骗纳入重点任务,足见对婚俗问题的重视程度。
二、社会协同与柔性引导齐头并进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婚姻的认知,社会各界也在积极行动。公益性婚恋服务如交友活动、婚恋指导等活动得到推广。尤其是党员干部的示范作用不可忽视,江西教师郭园林夫妇的“零彩礼”婚礼,无疑给社会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推广新型婚仪,为低彩礼家庭提供补贴和奖励,也是引导社会风气向良性发展的有效手段。
三、系统化配套措施实现全面治理
针对天价彩礼背后的经济、文化、社会问题,各地也推出了一系列配套措施。比如通过彩礼治理与产业帮扶相结合的政策,减轻女性的经济压力;将彩礼置换为养老保险金,既解决了彩礼问题,又缓解了养老焦虑;针对农村适婚男女比例失衡的问题,推出产业扶持与就业引导政策,从源头上减少因性别比失衡导致的彩礼推高现象。
四、应对现存挑战仍是关键任务
尽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挑战仍然存在。如部分地区的阴阳合同现象、传统观念的转变阻力等。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合同监管与纠纷调解机制建设,同时加大文化宣传力度,通过村规民约逐步扭转物化婚姻观念。
整治天价彩礼与低俗婚闹已经形成了法律、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综合治理体系。但要真正实现婚俗回归情感本质的目标,还需持续努力,破解传统观念惯性、隐性规避手段等深层难题。希望在未来,我们能够看到一个更加健康、文明的婚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