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护肤_情绪护肤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近年来,美妆行业的新兴赛道——情绪护肤,已从概念逐渐走向标准化发展。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新兴领域,我们梳理了关于情绪护肤团体标准发布的关键信息。
一、标准制定背景与意义
随着“悦己主义”消费风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皮肤健康与心理状态的关系。据研究显示,约30%的皮肤病患者存在情绪障碍,而高达70%的人会通过皮肤状态反映负面情绪。这为情绪护肤的市场需求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科学研究也发现皮肤与大脑之间存在双向交流机制,这进一步为情绪护肤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此背景下,情绪护肤团体标准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填补了中国情绪护肤品评价体系的空白,还为消费者提供了专业参考依据,规范了产品开发流程。
二、核心标准内容
情绪护肤的标准制定涉及多个方面。明确了“情绪护肤”、“情绪护肤化妆品”和“情绪调节物质”三大核心概念的定义框架。在开发规范方面,要求原料需提供情绪调节相关生物活性物质检测报告,包装设计需通过眼动仪测试验证视觉刺激效果,并建立面部肌肉松弛度量化指标。在评价体系方面,主观评价采用HAMA-HAMD联合量表跟踪测试,客观评价则运用近红外光谱脑成像等技术监测神经调节数据。
三、主要参与机构
情绪护肤标准的制定得到了众多机构的积极响应和参与。其中,EVE LOM伊芙珑联合上海日化协会等机构牵头制定了《情绪护肤化妆品开发和评价指南》。科丝美诗(广州)与完美日记上海集妍等也共同制定了T/SHRH 068-2024团体标准。这些机构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标准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行业影响
情绪护肤标准的发布对美妆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推动了产品创新,促进了芳香疗法、色彩疗法等情绪干预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多感官协同产品的开发。它为“医学循证+植物科技”的研发模式提供了技术评价指南,有助于抑制营销噱头现象。它帮助消费者识别真正具备情绪调节功效的产品,预计到2024年相关新品销售额将达到180亿元。
当前情绪护肤标准仍处于发展初期,未来有望进一步细化不同人群、场景的应用规范,并与心理健康服务形成更紧密的结合。这一领域的标准化发展将为美妆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期待着更多的创新和突破在这个领域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