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称慈禧太后老佛爷?老佛爷名称有何来历
在光绪初年的北京,慈禧太后正值四十芳华。她渴望再度垂帘听政,然而朝中反对的声音让她心中不悦。她的心腹太监李莲英洞悉了她的心思,于是巧妙地谋划了一场盛大的佛教仪式。
为了促成慈禧太后的心愿,李莲英在万寿寺大雄宝殿的背后巧妙地安排了一座新塑的佛像。某日,他向慈禧汇报,声称万寿寺大雄宝殿出现了双佛显光的奇异现象,认为这是吉祥的征兆,并邀请慈禧亲自前往参观。
慈禧太后闻讯后感到惊讶,随即起驾前往万寿寺。在穿越西直门、下高梁桥、坐上皇船,沿长河终于抵达万寿寺(今北京艺术博物馆)后,她怀着好奇的心情进入了大雄宝殿。她发现供奉的依然是原来的三世佛,不禁怒火中烧。
李莲英眼见情况不妙,却丝毫不慌不忙。他引导慈禧太后来到三世佛的背后,那里新增了一尊慈眉善目的观世音菩萨像。寺中的方丈住持和慈禧的文武大臣也在此等候。李莲英高声宣布:“老佛爷到。”众人立刻跪伏高呼:“恭迎老佛爷!”
慈禧太后虽然心中明白这是李莲英精心策划的一场戏,但她仍然故作不解地问:“你们迎接的是哪位老佛爷呀?”李莲英他们回答道:“就是迎接您,太后老佛爷!您是当今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他们进一步劝说慈禧:“如今先皇晏驾,新皇尚幼,国不可一日无主,请您垂帘料理朝政,救庶民于水火之中。”这些话让慈禧心花怒放。
自那一刻起,“老佛爷”这个称呼便在万寿寺传遍了京城。全国上下都尊称慈禧为“太后老佛爷”。慈禧也顺理成章地心安理得地垂帘听政。
据说那尊观世音菩萨的塑像是根据慈禧的模样塑造的。后来,慈禧曾多次来到万寿寺焚香礼佛,卜签求寿。她对那尊观世音菩萨极为赏识,还穿上了寺里方丈为她准备的观音衣服。而李莲英则扮作护法神韦驮,双手合十,横杵于腕上。他们二人在这个佛像前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