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家族成都大撤退
一、重磅交易:南城都汇项目的易主之旅
长实集团于2020年7月引发了一场业界瞩目的交易。他们以71亿元的天价,将精心培育的成都南城都汇项目公司,转交给了禹洲集团与成都瑞卓置业联合成立的境外公司。这一决策标志着长实集团彻底退出该项目,仅保留一名董事以协助后续运营。
这个项目自2004年起,由长实集团以21.35亿元竞得的千亩地块,历经16年的开发周期,期间饱受市场关注。有关其是否“捂盘”囤地的争议也持续发酵。而此次交易,长实集团通过出售及关联贷款净赚了约38亿港元。
二、波澜起伏的员工维权事件
交易的背后,隐藏着一段员工维权的波折历程。员工们对于未提前通知的补偿方案表达了强烈的不满。该方案要求员工按职级签署协议,由新的接盘方发放“N+1-2”补偿金。协议中对于发放标准和时间的模糊描述,引发了员工的联名维权行动。这一事件无疑暴露了长实集团在资产剥离过程中对员工权益的忽视。
三、物业撤场与交接的困境
南城都汇的物业公司更替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在2025年3月,该项目的4期汇尚园业主委员会决定启动物业招标,要求新的物业公司“带资进场”,最高物业费限价2.8元/平方米/月。原物业家利物业(长实系)合同期满撤场后,华润万象生活旗下的润楹物业中标却选择弃标,导致交接失败。这反映了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
四、长期战略调整的影响与品牌声誉的挑战
长实集团在成都的这次“撤退”,不仅仅是一个城市或一个项目的决策,更是其全球资产调整的缩影。通过高溢价出售成熟项目,转向高收益领域如创新药研发,长实集团延续了李嘉诚“低买高卖”的投资逻辑。伴随着囤地争议、员工维权以及物业纠纷的爆发,长实集团的品牌声誉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这一决策究竟会带来怎样的长远影响,市场正拭目以待。
这场涉及资产出售、员工维权、物业交接的复杂事件,不仅展现了企业战略布局的变迁,也揭示了在这一过程中各方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长实集团面临的不只是商业决策的挑战,更是公众舆论与品牌形象的多重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