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贤基是文臣带着李鸿章打仗最后死在太平军之
或许很多人都知道李鸿章追随曾国藩,在湘军中历练,最终另立门户,建立淮军。他的军事生涯起点却鲜为人知。今天,让我们一起揭开这段历史的神秘面纱。
回溯历史,故事始于太平天国洪杨之乱。1853年2月,太平军攻克武昌,顺江而下,攻陷安徽省城安庆,当时皖抚蒋文庆被杀。在这个关键时刻,咸丰皇帝命令工部左侍郎吕贤基前往安徽,与蒋文庆和周天爵共同负责办理皖省团练。吕贤基是安徽旌德人,以词臣出身,而周天爵则是一位历经三朝的老臣。当太平天国起义爆发时,朝廷无奈启用了这位老将。
吕贤基虽然出身文臣,但面对战争时却显得胆怯。接到皇帝命令后,他神色凝重,甚至与家人交代后事。正是在这个关键时刻,李鸿章的出现改变了他的命运。据《异辞录》记载,当时李鸿章正在北京海王村书市闲逛,遇到同乡时的一句谴责激发了他内心的激情。他对省城沦陷感到痛心疾首,于是怂恿吕贤基上疏请战。吕贤基接受了他的建议,然而第二天接到谕旨后,吕家却陷入了悲痛之中。
就在李鸿章前来探望吕贤基。吕贤基激动之下,决定让李鸿章一同前往战场。于是,李鸿章开始了他的军人生涯,成为吕贤基手下的得力助手。吕贤基并非军事人才,最终在与太平军的战斗中失败。他在舒城保卫战中败给太平军猛将胡以晃后选择了投水殉国。
李鸿章的军事生涯并未因此终结,反而以此为契机踏入了波澜壮阔的军事历程。他跟随吕贤基奔赴前线,见证了战争的残酷与痛苦。这段经历激发了他对军事的热爱和追求。在吕贤基的领导下,“宛转随人盖九年”,李鸿章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此后他另立门户建立淮军并追随曾国藩成为一代名将这段历史不仅揭示了李鸿章的军事生涯起点也展现了他的坚韧与毅力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原文来自朱言的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