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猛将一生灭三国且生擒国主却被抹黑千年
苏定方自幼便展现出勇武之姿,胆略超群。隋朝末年,年仅二十出头的他,便随同父亲征战四方。父亲不幸战死后,他选择了投靠窦建德。随着窦建德的灭亡,他又转投刘黑闼。直到李唐军队镇压乱局后,苏定方隐姓埋名,蛰伏待时。直到李世民即位后,他的才华被赏识,重新被启用。
苏定方的军事生涯可谓是一波三折,却也是辉煌灿烂。他跟随名将李靖,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在贞观四年,他随从李靖征讨厥,仅率二百骑便突袭厥王帐,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致使突厥溃败,颉利可汗被生擒。显庆二年,他再次率兵征讨西突厥,采用分化和重点打击相结合的方略,成功灭掉西突厥,沙钵罗可汗也被生擒。显庆五年,他与契苾何力、刘伯英和程名振一起攻打高句丽,再次取得胜利,高句丽灭亡。
这位战功显赫的苏定方,可以说是唐朝初期最杰出的将领之一。为什么他在史书和评书中的形象却被抹黑了呢?
唐朝初期,李唐政权对于反对集团的宽容度较低,对于投降者的待遇也不佳。苏定方因曾投降过其他势力,被唐朝史官掩盖功绩也在情理之中。而评书《隋唐演义》系列的抹黑,更是让苏定方的形象在历史长河中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一方面,苏定方属于大器晚成,与评书中常见的少年英雄形象不符;另一方面,《隋唐演义》的作者可能与苏定方有隙,或者出于某种原因而偏向了罗家。
作为传播力度最大的影视剧,对于历史剧情的呈现,编剧们应该更加深入地考究。虽然需要进行艺术加工,但历史的真实性更不容忽视。像罗成这样的角色,虽然在评书中被塑造成义肝忠烈的形象,但实际上只是一个长得帅的人渣。而像苏定方这样的正直将领,却在历史上被误传为欺男霸女的小人。这样的历史误解,实在令人感慨不已。我们应该更加客观地看待历史,还原历史的真相,让更多的人了解真正的历史人物苏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