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暴打茹太素:禁绝废话为提高效率
《明史》中记载了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话说在明朝初期,司法部副部长茹太素向皇帝朱元璋提交了一份长达一万七千字的报告。这份报告内容冗长,让朱元璋倍感困扰。朱皇帝便命令秘书王敏读给他听,可读到六千三百字时,仍不知所以然。朱皇帝实在忍无可忍,当场下令痛打茹太素一顿。第二天,王秘书继续读下去,直到报告的结尾部分,茹太素才提出了五条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工作建议。朱皇帝采纳了四条。
这个故事让人会心一笑,同时也引发深思。朱元璋感叹大臣不易,自己也并非轻松就能治理天下。他需要的是务实、解决问题的建议,而不是空洞无物的长篇大论。茹太素虽然报告冗长,但最后提出的建议却是极具价值的。这也提醒我们,沟通的方式和内容同样重要,简洁明了才能让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背后的历史背景也不容忽视。明朝初期,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凋敝,政权面临诸多挑战。朱元璋作为一位杰出的封建君主,积极整顿官吏作风,推动行政改革。他对茹太素的狠打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他整顿文风的决心和行动。朱元璋明白官员贪图享受、不思进取的危害性,他大力整顿吏治,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明代的公文更加简练有力,行政效率显著提高。这也为后来的清朝提供了借鉴和启示。朱元璋的一生建树颇多,特别是创设了大量的制度典章,不仅打下了明朝二百多年的基业,还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行政管理制度的完善奠定了基础。这也体现出史家对朱元璋的高度评价。他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作出的重大整顿和改革功不可没。可以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正是朱元璋的实干精神成就了伟业。试想如果当时官员队伍沉溺于文字游戏而不务实干的话别说成就伟业就连维持现状也极为困难因此茹太素这样缺乏使命感和紧迫感的官员遇到有抱负真干事的朱皇帝不挨揍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