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后周瑜竟然曾打算割据荆州自立
周瑜,在赤壁之战后的名声如日中天,其在江东的地位几乎可与孙权相提并论。曹操在败退后曾写信给孙权,信中虽有自谦退兵之因,但更多的是对周瑜的赞誉。这封信用心叵测,意在挑拨离间。曹操此言,既想让世人知道赤壁之战的胜利并非全因周瑜,又试图让孙权感受到压力,明白他坐稳江东的宝座并非只靠周瑜之力。
可以想象,年轻的孙权读到此信,心中必定掀起波澜。相较于曹操的隐晦,刘备的言语更为直接和狠毒。他与孙权私下聊天时,对周瑜大加赞赏,甚至暗示他或许有不臣之心。刘备此举,看似为孙权着想,实则居心叵测。他深知,孙权与周瑜之间若生间隙,对他自己有利无害。
孙权并非易于挑拨之人。他与周瑜之间,有着深厚的信任和共同的利益。周瑜作为江东的军事统帅,其功劳之大无人能及。他帮助孙策平定江东,是江东建立与保全的功臣之首。在关键时刻,周瑜始终坚定地站在孙权一边,为江东的稳定立下汗马功劳。
孙权在即位之初,地位不稳,是周瑜率先向他执臣子拜见君主的礼节,稳定军心。孙策也深知周瑜的忠诚与才华,因此特别嘱咐孙权要倚重周瑜。这种信任与重视,让周瑜对孙权更加忠心耿耿。
即便面对曹操的诱惑和蒋干的游说,周瑜始终坚定表示自己对孙权的忠诚。他明确表示遇到明主,对外君臣,对内骨肉之亲,言听计从,福祸与共,绝无二心。这种忠心不二的精神令人敬佩。
孙权对周瑜的态度却颇为复杂。他信任周瑜的也充满了猜忌。这种猜忌可能源于权力的争夺和地位的焦虑。但无论如何,周瑜对孙权的忠诚和贡献是不可否认的。
周瑜是一个有自立之力、有自立之才却没有自立之心的人。他对孙权的忠诚是坚定的、持久的。尽管孙权对他的态度复杂多变,但周瑜始终为江东的稳定和发展立下汗马功劳。他的忠诚与贡献将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