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对别人家的老婆做一事差点让东吴提前亡国
在三国乱世,孙权承袭兄长大业,统领江东,与群雄逐鹿中原。对于孙权,世人评价道:“外战外行,内战内行”。此言何解?
说到外战,孙权的战绩相较于其兄孙策显得稍逊风骚。孙策驰骋沙场,屡屡建功立业,甚至在强敌袁绍、曹操面前亦能抢得一席之地,从容而退。然而孙权,在亲自出征的少数战役中,却多以失败告终。如逍遥津一战,他统领十万大军,却被张辽八百精锐击败,狼狈逃回江东。
然而孙策之所以将基业交付孙权,并非只因他是自己的亲弟弟,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了孙权身上的闪光点——善于用人。江东老将周瑜、张昭、黄盖等虽资历深厚,却依然对孙权忠心耿耿;新晋将领如鲁肃、陆逊、甘宁等也乐意与孙权并肩作战,甚至在战场上愿意为其献身。
在逍遥津之战的惨烈之中,有一位将领的表现尤为亮眼。他就是陈武,安徽庐江人氏。陈武自十八岁时便追随孙策南征北战,对其忠心耿耿。孙策曾俘虏庐江人并交由陈武训练成一支精锐之师,陈武不负所望,为孙氏立下赫赫战功。
危机关头,陈武明知不可退而仍坚守阵地,为掩护孙权撤退而拼死作战。当他最终因疲惫而战死于沙场时,孙权悲痛欲绝,亲自出席其葬礼。孙权在哀痛之余做出了一件令人议论纷纷的事——他下令陈武的爱妾随之殉葬。此举在当时被许多人议论纷纷,不少文人认为帝王应有仁爱之心,更有观点认为这是孙权残暴的开端。
确实,晚年的孙权因猜忌功臣、滥杀无辜而使得许多人才纷纷离去。东吴后期面临人才匮乏的困境,若非依靠老一辈的班底支撑,恐怕早已不复存在。孙权的这一行为无疑加剧了江东的衰落。历史总是由许多复杂因素交织而成,孙权的这一决策背后或许也包含着不为人知的无奈与考量。无论如何,孙权的一生功过参半,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话题与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