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被幽禁后为什么不逃跑为情所困?
一探瀛台幽禁背后的故事:光绪帝是否曾尝试逃跑?
戊戌政变之后,慈禧重新掌握大权,光绪帝被剥夺了所有权力,并被严密监控,生活在瀛台这个如同囚牢的地方。初时,光绪帝难以适应这种突如其来的转变,愤怒、烦躁与恐惧交织在他的心头。《戊壬录》记载了这期间的变故。
据说,在某一日子,一位英国教士向内务府御膳茶房的一名成员询问光绪的状况。这位成员透露,光绪曾患失心疯,多次尝试逃离这个地方。他之所以这么做,可能是出于对自己命运的担忧,想要逃离慈禧的掌控。这一切都被西后的党羽所察觉,于是光绪被幽闭在南海的瀛台。
关于光绪想逃跑的传闻,其实背后可能有着更为复杂的情感。在重重监控之下,他是否真的能“屡屡欲向外逃走”值得探讨。或许,“欲逃”更多的是一种愤怒和反抗的表达方式,而非真正的行动意图。作为曾经的皇帝,如今却被囚禁,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让他难以承受。他内心的愤怒、暴躁和恐惧交织在一起,让他做出一些看似想要逃跑的行为。而茶房官员形容其为“失心疯”,倒也能反映出他当时的复杂心理状态。
实际上,被幽禁在瀛台的光绪帝,他的行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尽管他有过多次尝试走出瀛台的举动,但这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宣泄,而非真正的逃跑计划。《光绪帝外传》中记载的一些事迹也很有趣。“常携小阉踏冰出”的行为并不是真的想要逃跑,更多的是因为他心中的愤懑不平和无奈。他明知自己难以逃离这个囚笼,但他仍然想要尝试冲破这个束缚。然而在西狩路上,尽管慈禧一行人等处于混乱和恐慌之中,对光绪的监控有所松懈,但光绪并没有任何逃跑的迹象。因此可以确信,光绪帝并没有真正的逃跑计划。他的愤怒和反抗更多地体现在他的言行举止中,而非实际的行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