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抗清名将,最终因为一件事错失明朝复兴最
在明末清初的乱世之中,许多人为了国家的存亡,奋不顾身地投入到与满清的浴血奋战中。这其中,既有真心为国的勇士,也不乏沽名钓誉之徒,还有为一己之私而战的人。以国姓爷郑成功为例,他赶走荷兰人、的伟大事迹,使他被誉为民族英雄。他在当时的一个举动却堪比汉奸的行为。
郑成功并没有选择反清复明,而是单方面与满清媾和,自己则前往海外,成为一名在海外称王的山大王。这一行为不仅令许多人大失所望,更有一位名将因此被坑害,他就是李定国。李定国在明末清初的战场上,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他的战绩无人能比。他复地千里,两蹶名王,歼灭清军繁多,兵锋之盛,使得满清一度想要退兵求和。
李定国生于乱世之中,早年便跟随张献忠造反,十六七岁时已经独立带兵。他在战场上表现出色,以少胜多,名扬天下。崇祯皇帝自缢后,满清入关,李定国坚决不愿做亡国奴,与南明合并,共同抗击清廷。他的岳飞之志,恢复旧山河的决心令人敬佩。
命运多舛的李定国也遇到了他的“秦桧”——郑成功。郑成功表面上答应与李定国联手进攻广东,但实际上却拖延时间,准备出兵台湾。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谋让李定国在胜利在望的情况下含恨而退。原来郑成功已经私下与满清议和,大明中兴的希望因此断绝。
李定国听闻永历帝被吴三桂勒死的消息后悲愤欲绝,仰天痛哭。他自责负国负君,不足半月就忧愤而死。他死前告诫属下宁死荒外,也绝不投降。李定国的忠诚和坚定令人感动。他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至今仍为许多人所铭记。
当下云南人仍然视李定国为滇中的脊梁。晚清革命党人起义时,蔡锷等仍然以李定国为榜样。章炳麟曾说:“愿吾滇人,毋忘李定国!”这句话也表达了人们对李定国的敬仰和怀念之情。他的事迹将永远被铭记在历史的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