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的五弟杨谅,为何起兵谋反?杨广为何不
隋文帝杨坚与独孤皇后育有五子,分别为废太子杨勇、隋炀帝杨广、秦王杨俊、蜀王杨秀以及汉王杨谅。当杨坚建立隋朝,他立第五子杨谅为汉王,赋予其显贵的地位。杨谅被册封为上柱国,曾执掌五十二州的军政大权,特权丰厚,不必事事遵循律令。
在杨坚的众多儿子中,杨谅最受宠爱。随着晋王杨广对太子之位的渴望,一场宫廷斗争悄然展开。杨广设计陷害了废太子杨勇,使其被废并囚禁。这一事件让杨谅心生忌惮,忧虑之下产生了谋反的意图。
他向父皇杨坚提出加强太原防线的建议,借以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杨坚答应了,于是杨谅趁机修缮兵器,招兵,暗中积蓄力量。不久,杨广的兄弟中,有的被废,有的被囚禁,只有杨谅暂时安全。
当杨坚突然去世,隋炀帝杨广即位后,杨谅的日子开始不好过。他被征召进京,但深知一旦踏入京城便可能无法返回,于是决定起兵谋反。并州司马皇甫诞的劝谏被他视为逆耳之言,愤怒之下将其下狱。
杨谅宣称要诛杀谋反的杨素,以此为旗号起兵。闻喜人裴文安为他献策,建议他分兵屯守要道,趁机攻占附近州县。当大军距离蒲津仅一百多里时,杨谅突然改变主意,令部将砍断河桥驻守蒲州。裴文安认为兵贵神速,指责杨谅的行动让敌人有了准备时间。
隋炀帝派遣杨素率五千骑兵在蒲州打败杨谅的部将,随后率步兵骑兵四万进攻太原。杨谅的部将接连失败,他在蒿泽抵抗杨素的进攻。当时正值大雨,杨谅想撤退,但部下王頍认为此举会士气低落,劝他继续战斗。杨谅不听劝告,最终退守清源。
杨素发起进攻,消灭了大量杨谅的士兵。杨谅退守并州,被杨素围攻,最终选择投降。朝廷的群臣请求处死杨谅,但隋炀帝因兄弟之情选择宽恕他。最终,杨谅被废为平民并囚禁至死。他的命运反映了宫廷斗争的残酷和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