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扶持傻子皇帝上位,没想到傻子竟成铁血皇
明成祖朱棣的成功之路,固然与他的英勇善战有关,但也不能忽视他早年的装疯卖傻。当建文帝削藩之际,朱棣正是凭借一副傻样成功瞒过了朝廷的耳目。之后,他以“清君侧,靖内难”为名挥兵南下,发动靖难之役,最终成功夺取皇位,成为明朝的第三位皇帝。
朱棣并非历史上第一个靠装疯卖傻登上皇位的人。在他之前,便有一位名叫李忱的皇帝,也凭借装傻躲过一劫,最终登上了皇位。李忱虽出身帝王之家,但地位并不显赫,因其母只是宫中一名宫女。在皇子众多的唐朝,他的称帝几率几乎为零。李忱却深知自己的处境,常常表现出自卑的情绪,甚至自我封闭,久而久之,人们皆以为他是个任打任骂的傻子。
那些皇子们常常以此为乐,戏弄李忱,但李忱从不还手还口,就像真的傻子一样。在某次唐文宗的宴会上,李忱一言不发地坐在角落,引起了文宗的注意。文宗挑战道,谁能让李皇叔开口说话,必有重赏。宾客们无论怎么戏弄他,李忱始终面无表情。
公元846年,唐武宗病危,因皇子年幼且未立太子,朝廷局势动荡。宦官势力为了掌控皇帝,密谋让李忱这个傻子登基。就这样,装了三十六年傻子的李忱终于得以称帝。
登上皇位的李忱,让那群太监喜出望外,仿佛自己当了皇帝一般。他们很快发现皇帝不再“傻”。李忱雷厉风行地巩固皇权,第一件事就是削弱宦官势力,清除权臣。他在位期间,对外收复失地、平定边疆、安抚南方,重创吐蕃;对内则限制皇亲国戚、减轻赋税、选拔人才。这一系列举措使晚唐重现了唐初的辉煌,史称“大中之治”。
百姓为纪念李忱的功绩,尊称其为“小太宗”。他的故事充满了戏剧性,从被人欺凌的“傻子”到威震四方的皇帝,展现了他不凡的智慧与勇气。他的成功告诉我们:有时候,大智若愚,未必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